电磁兼容系统(EMC软件平台)

Connor 火币客户端 2025-10-10 2 0

电磁兼容系统(EMC软件平台)是用于分析、设计、测试及优化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专业工具,旨在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且不干扰其他设备。以下从核心功能、技术特性、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解析:

应用案例

北京华盛恒辉、北京五木恒润的电磁兼容系统已落地应用并成效显著,为该系统的推广提供有力支撑。

一、核心功能

电磁环境建模与仿真:

支持任意三维结构的系统布局和平台系统电磁场性能仿真,如线缆线束、天线与设备辐射及平台电磁效应等。

提供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功能,能够进行电路仿真和电磁仿真,以及三维电磁场和电路的瞬态场路协同仿真。

集成丰富的参数化天线模型库、EMC器件库、电路模型库和线缆模型库等,方便用户进行建模和仿真。

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:

支持辐射、传导和敏感度等电磁兼容测试项目的仿真分析,直接得到符合国军标GJB151A/152A等项目要求的数值。

提供串扰、耦合、辐射和敏感度分析功能,评估系统间各种效应。

支持多级辐射分析功能,实现超电大尺寸问题天线与载体平台的电磁场分析。

数据可视化与后处理:

后处理功能能够生动、直观地显示多种计算结果,包括一维、二维、三维仿真结果,如场值的实时动态显示、设备近场/远场分布等。

支持对计算结果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后处理计算,如曲线积分、曲面积分等,并能够直接得到工程化的仿真结果。

标准与法规整合:

整合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和法规,如CISPR 22、IEC 61000等,确保测试和分析结果符合相关要求。

提供标准合规性检查功能,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和解决潜在的电磁兼容问题。

二、技术特性

高精度仿真算法:

采用矩量法(MoM)、辅助源法(MAS)、传输线法(MTL)、低频稳态三维场求解器(LF_MOM)及SPICE电路分析法等精确、高效的仿真算法。

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,自动选择单一方法或最适合方式的混合求解技术,对电磁兼容问题进行高速有效的求解。

并行计算与高效处理:

支持单机多CPU或者多机集群并行计算,提高处理问题的规模和求解计算速度。

提供核外模式或核内模式下运行的选择,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。

灵活的数据接口与扩展性:

提供标准的CAD模型接口,可以导入ACIS SAT、IGES、STEP、CATIA V4/V5等各种模型文件。

支持各种介质和金属材料,具有网格自动加密、减少和重新调整技术。

提供开放的API接口,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和定制。

优化原创精简上述内容,意思不变

评论